■本报记者 汪涛 通讯员 路聪/文 程武 图/视频
“新黄石人”名片
“项目主要应用于在线光学检测装备产业,团队核心成员长期从事ULSIC(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检测装备前沿研发,已完全掌握核心技术,包括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亚纳米级快速自动化光学显微成像分析系统、高传送与定位精度智能化机械手与传输系统和图像分析与自动化控制软件等制造技术,能提供全套的自动化在线光学检测解决方案。”说起自己的项目,姚政鹏顿时打开了话匣子。
抬眼看去,焦距影像校正单色仪、太赫兹电真空试验箱、MG氦氖激光器等精密的检测仪器,几台电脑与简单的大圆桌,配上柜子里整齐罗列的荣誉证书与奖杯,这间不足30㎡的光学实验室,就是姚政鹏的工作驻地,同时也是学生梦想的摇篮。“作为一名老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帮助学生创业,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说到这,姚政鹏很是自豪。
年龄:36岁
经历:生于甘肃,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曾在深圳工作两年,2016年博士毕业后来到黄石。
职务:湖北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湖北帕斯卡科技股份有限法定代表人。
光学实验室里牵起缘分
“过来帮我打理公司吧,恰好也是你的专业范围……”2016年,姚政鹏刚刚博士毕业,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面对导师抛出的橄榄枝,他很难不心动,“这也是一份工作,正是这样的契机,让我来到黄石、扎根黄石。”
姚政鹏读博时的导师是黄石大冶人,出于家乡情怀,在黄石创立了一家科技有限公司。博士毕业后,姚政鹏便随着恩师的步伐,来到了这个城市,随后也自主成立了湖北帕斯卡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企业负责人。
“黄石给我的整体感觉是非常秀美,同时它也是一片创业热士,湖北理工学院也非常支持青年教师创新创业,组织专家进校辅导,使我们的项目可以一步步成长起来。”说起黄石印象,姚政鹏给予了极高评价。
初到黄石,姚政鹏便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在各级单位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他的事业也是蓬勃发展,斩获大小奖项数十次,荣获的证书更是占了满满一层文件柜。“黄石的营商环境特别好,领导对我也是格外关怀。”看着一个个奖杯,姚政鹏发出感慨。
今年初,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廖进军到湖北理工学院,慰问了作为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姚政鹏博士,深入了解其科研团队工作情况与项目进展情况。在与姚政鹏交谈中,廖进军详细询问项目发展需求,认真听取关于科研工作、创新创业的意见建议,表示市委、市政府会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学校、企业创新发展,为科技工作者创造更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我与爱人是在成都读书时相识相恋最后走在一起,她对我的事业很是支持,包括当初与我一起来黄石发展。”姚政鹏的爱人是教育学硕士毕业,目前就职于湖北理工学院师范学院。2019年姚政鹏决定在黄石定居,房子刚买,孩子就出生了。
为学生创业提供“试验场”
“我本身就是光学专业出身的,学生可以结合我们光学的非直观成像技术,做一些光学检测类的项目。”姚政鹏介绍,他日常办公的这间光学实验室其实就是学生团队进行生产研发的基地,目前团队成员有10余人。
受益于学校“学生‘自创’、师生‘同创’、产教‘领创’”的创新创业理念,2019年,姚政鹏注册湖北帕斯卡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学生团队走上创业之路,让创业非但不神秘而且触手可及。
“在这里我可以进行实践,要不然书里面的知识我背完、考完试就忘了。”学生赵超阳是团队的一员,他个人也对创新创业这方面比较感兴趣。在姚政鹏的指导下,他注册了湖北万硕光电有限公司,“如果大四毕业以后能把公司做起来的话,自己创业也挺好。”这不仅是一件光学实验室,还是一处造梦摇篮,更是学生创业的“试验场”。
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便携式5G智能多维超分辨远程健康监测装备与数据平台最终在这间光学实验室诞生。“这款设备应用于人体检测,是收集与人体各种健康状态相关的图像数据并进行快速、精准、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诊断的健康医疗诊断仪器设备。以后可能在社区卫生中心、健康养生馆、养老机构等机构推广。”姚政鹏说。
2020年11月,在第五届黄石青年创业大赛(决赛)现场,湖北帕斯卡科技有限公司的便携式5G智能多维超分辨远程健康监测装备与数据平台项目获二等奖。通过比赛,姚政鹏发现,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市场潜力巨大,是医疗器械很好的一个发展方向。
“以后我们会做一些类似手表的可穿戴医疗产品,目前公司还处在产品研发的投入阶段,尚未实现盈利。”姚政鹏坦言,“我们做老师的初衷其实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这个公司一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工作之前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二是帮助学生在学校就摸清创业的路子,以后学生们不管是进入社会工作还是自主创业,都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积极参加比赛“抬头看路”
创新创业不仅要“闭门造车”,更要“抬头看路”。这两年,姚政鹏不仅带领学生做实验研究,还带着学生四处参赛。“通过比赛,团队里的学生们动用他们的资源,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来解决在项目中遇到的困难,这其实就和在社会上进行资源整合差不多,参加比赛可以让他们得到锻炼,也能发现市场需求。”姚政鹏介绍。
今年年初,第六届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设置了光电子、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四大产业赛道,以及北美、欧洲、亚太三大国际赛区,共吸引1000多个项目参赛。经过全球海选、复赛、半决赛选拔,最终10个项目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全球总决赛在光谷举行,项目涵盖5G芯片、物联网、北斗芯片、脑机接口、AI机器人、类器官芯片等硬核科技领域。
“团队从2016年开始依托国家大基金,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专家团队,做了大量的前期设计测试。项目用于高端制程的晶圆芯片制造过程的前道量测、在线检测以及提高晶圆片的良率。”姚政鹏介绍道,“我们核心团队成员拥有全球知名企业一线开发经验,项目将建立相应产业化研发和生产制作中心,缓解装备市场基本为外国厂家控制的现状。”
决赛现场,经过最终角逐,姚政鹏主导的项目“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在线光学检测装备研发与制造”获一等奖并获得了50万元的奖金,直接列入“3551光谷人才计划”,享受相关政策支持。此前,姚政鹏还获得第八届“华创杯”创业大赛一等奖和60万元的奖金。
“我们是为头部厂商做配套设备的公司,希望能够借助光谷的产业优势,将事业踏踏实实做起来。”姚政鹏表示,武汉在我国光通信领域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光谷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光纤光缆、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和光通信系统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集成电路领域的几大头部厂商均已布局光谷,“之前项目一直在孵化之中,直到近期才有产品推向市场,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国际性的创业平台来做一次项目的展示,让更多人关注到我们的产品。”
希望黄石营造
浓厚科技氛围
“目前我们健康检测设备中,硬件产品的客户购买前反馈已全部完善修改,预计年底在产品销售上迎来量的飞跃,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软件设备,全面扩宽广东等华南市场。”作为同一级别国内首家研发光学领域半导体智能检测设备的企业,姚政鹏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我本人主要从事精密光学成像领域的研究多年,2016年起主导半导体前道量测装备的开发,项目与中芯国际合作,目标开发出针对28nm制造节点的先进检测装备,服务国内晶圆生产线。”姚政鹏说,“项目得到了市领导的关注,学校也对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从场地到人员,整体项目目前进展情况良好。”
“黄石正处于转型阶段,高新技术等电子信息产业较少,希望多引进相关企业和技术型人才,全面营造浓厚科技氛围,推动黄石经济进一步横向发展。”姚政鹏表示,项目团队已在武汉建立研发中心,将努力在2023年实现量产,促进国内半导体前道量测设备的国产化替代。“未来我将致力于精密成像检测装备的开发,让学生更近地接触当前工业制造的需求,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http://www.xepaper.com/dcwb/html/2022-08/24/content_112366_15195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