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汪涛 通讯员 蔡翔 汪梓溦
自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以来,下陆区围绕教育、就业、企业服务、公共卫生、城市管理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掀起学习小站建设热潮
6月14日,下陆区首家“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学习强国”学习小站在团城山街道正式成立。街道的学习小站挂牌后,各社区迅速掀起了“学习强国”推广热、学习小站建设热潮。
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党史学习教育、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送学进小区”“送学进商户”,团城山街道在广泛发动辖区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学习强国”学习小站活动的同时,将党的最新理论送到群众门口。
6月23日,皇姑岭社区与湖北理工学院共同开展“理论热点面对面”送理论进社区,同时进行了“学习强国”流动学习小站进社区活动。在广州路社区,专门邀请市委党校教研室主任陈敬乐老师为社区“学习强国”学习小站揭牌,并以《信仰的力量》为题给社区居民讲了学习小站里的第一堂党课。南湖社区在开展文艺活动时,指导小区居民下载安装学习强国APP,现场交流学习心得,看视频,挑战答题。
石榴园社区把学习小站装进“初心驿站”里,居民可以在这里看书读报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在这里学习手工制作、十字绣等“技术活”,不仅把小站的作用和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还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陶冶了情操,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社区书记江凤梅正在策划“学习强国三连板”,打造学习强国主题口袋公园、学习强国知识长廊、学习强国在线书屋三大板块,让学习成为石榴园社区的一道风景线。
目前,下陆区团城山街道已经在辖区的13个社区全部建起各具特色的学习小站,通过小站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让市民群众在有新意、有品质的公共小站空间里免费学、随时学、处处学。
活动场地提档升级
在前期的实践活动中,柯尔山社区艺术团的领队阮雪萍向下陆区领导反映,该社区文艺团队多,积极性高,但是可供使用的室内场地有限,大家都争着抢着用,排练时间得不到保证。
据了解,目前柯尔山社区有居民自发组织的文艺团队14支,以舞蹈、合唱、形体、瑜伽等类别为主,这些团队的排练、运转及开展活动都需要室内场地。而社区居民之家是2014年建成的,只有两间舞蹈室,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针对这一现状,柯尔山社区结合党建工作需要,于今年6月份开始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
计划总投资400万元,改造面积约1100㎡,项目将以“开放、共享、集约”的空间理念,打造社区“智慧管理+居民之家”品牌,建设全科服务窗口、综治中心演示平台、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将居民办事的办公楼变成家门口的“共享空间”,成为群众盼望来、经常来的场所。
改造完成后,将新增服务居民的活动场地约1000平方米,而原有的2000平方米的居民之家也将进行优化整合,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活动场地。
优化“一网通办”年审手续
在实践活动中,下陆区在调研时发现,很多社会组织反映登记、年检手续繁琐且需要花费资金审计,影响了社会组织的正常发展。
针对发现的问题,下陆区积极研究改革社会组织登记制度,进一步优化“一网通办”网上登记工作。简化登记验资手续,开办资金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年检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改为由业务主管单位对其财务报告进行审核,并出具证明。审批时限由过去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对一些有利于基层社会治理急需办理的社会组织,还可给予特事特办,为社会组织节省时间和费用,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下陆区已拿出了一批民生实事清单、细化任务清单、部门责任清单,对号入座,扎实推进,以不见成效不收兵的决心,不断扩展下陆“首善”的内涵。
http://www.xepaper.com/hsrbs/html/2022-07/14/content_112266_150439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