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程鑫)怎样在搞好专业教育的同时让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湖北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1年多的探索,依托“吴运铎实验班”,让学子掀起一股投身艰苦专业、扎根基础领域的热潮。13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为了结合黄石地方产业特点和湖北理工学院的“矿冶”特色,2020年1月,湖北理工学院首届“吴运铎实验班”开班,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冶金工程”专业的29名学生,成为了首届实验班的学生,作为专业思政建设平台,成效显著。
为什么以吴运铎的名字命名?吴运铎是新四军兵工事业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这名从黄石矿冶工业中走出的革命战士,勤奋学习、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思想品质值得黄石青少年学习。
依托于此,除了实验班的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还在学生党支部中成立了“吴运铎精神”学习小组,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中积极开展“学习传承吴运铎精神”研讨活动,通过各类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传承吴运铎的爱国精神和奋斗精神。
同时,为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该学院还安排优秀专业老师作为培养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课题项目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以赛促学。
一年多的时间里,吴运铎精神学习小组的成员取得明显成效,比如学生吴凯荣获国家奖学金,学生孙竹君荣获国奖奖学金和劲牌奖学金,学生江紫兰、柯明杰、张泽鑫等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今年10月,3名学生党员代表学校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并荣获全国比赛团体二等奖。
“吴运铎实验班”的开设和“吴运铎精神学习小组”的成立,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中,是创新思政教育的积极探索。
下一步,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努力培养一批掌握冶金技术、满怀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http://szb.yiitai.com/library/b/library/page/dcwb/resultDetail?id=A68E22224964439A9B983DFF67B8DD75&accessName=dcwb&pageDate=2021-12-14&pageId=2F5F01C6FB94409B9D89673994D8A1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