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收获的季节,我校迎来首届硕士研究生,正式迈入研究生教育新阶段。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研究生处、机电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等研究生招生教学院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内容涵盖思想铸魂、专业启智、实践育人等,为首届研究生开启研途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启航新征程:夯实成长根基
9月2日上午,研究生处在图书馆T2报告厅组织开展“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启动会”,研究生处处长马学军出席并讲话。他向全体新生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意义,并对全体研究生提出四点殷切期望“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学苦练、全面发展”,勉励同学们珍惜机遇,勇攀学术高峰。

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解倩老师为全体新生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倩以《为心灵赋能,为未来蓄力》为题,引导新生积极调适心理状态,科学应对学业压力,提升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心理迎接新阶段的挑战。
研究生处石大为老师、何志聪老师分别系统解读了研究生学籍管理、学位授予、奖助学金等规章制度,帮助新生全面了解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求与发展路径。


思想铸魂:厚植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9月3日,机电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分别组织研究生新生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直播。
铁流滚滚、旌旗猎猎的宏大场面让同学们深受震撼,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一位机械硕士专业的新生动情地说。


专业启智:走进科研前沿
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三个研究生招生教学院分别精心组织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讲座,助力新生拓宽视野、激发科研兴趣。在2025级机械硕士入学教育中,围绕智能制造前沿技术,聚焦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先进算法与多学科交叉技术及应用,开展了多场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内容涵盖智能工厂仿真、计算光刻优化、水务装备数字孪生运维、大型激光陀螺仪研制、忆阻器感存算一体电路、大语言模型可解释性、多孔介质分形建模及薄壁件加工变形调控等。讲座内容紧贴学科前沿,拓宽了新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科研兴趣,为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选择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指导。









实践育人:感悟知行合一
实践教育是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各硕士专业充分依托科研平台、实习基地等学科优势,组织新生走进实验室、走进企业,开启实践育人之旅。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2025级资源与环境专业研究生,走进大冶大学科技园、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实地感受产学研融合的魅力;组织参观湖北省(黄石)地质博物馆和土壤标本中心,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深化对专业使命的理解。




医学院组织2025级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先后参观了“肾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究湖北省工程中心”、“肾脏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通过观摩细胞培养、流式分析等实验场景,新生们直观了解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初步建立起系统的科研思维。


此次入学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帮助新生完成了从本科到研究生的身份转变,增强了归属感与使命感。首届研究生的顺利入学,是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里程碑。学校将持续改进研究生培养体系,强化导师队伍建设,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坚强保障。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愿全体2025级首届研究生秉承“明德 格物 经世 致用”的校训精神,在青龙山下潜心治学,在磁湖之滨逐梦远航,开启人生新的篇章。(通讯员 石大为 鄢圣华 吴田勇 杜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