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9月23日下午,数理学院在一站式求实社区举办了以数学建模竞赛为主题的“知数答理”活动,并邀请了数学建模竞赛主要负责人程滢洁博士为同学们具体讲解该竞赛的相关事宜。程博士以实际数据为依据指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参赛规模持续稳步攀升,参与院校数量、队伍总数及参赛人数均逐年增长,充分反映出竞赛的影响力与吸引力不断提升。

对于参赛,程滢洁博士给出许多宝贵建议。论文方面,要学会美化论文、合理利用AI、完善细节,且务必认真审题,不放过任何关键信息;团队协作上,需做好分工协调、角色分配及把控全局进度。制定每日里程碑,合理分配时间,动态调整任务优先级。以角色分配为例:建模手负责理论构建,由数学基础扎实者承担问题抽象、模型设计与推导工作,熟练运用微分方程、概率统计等工具,并对模型可行性进行验证;编程手负责算法实现,将数学模型转化为 Python/Matlab 等可执行代码,完成数据清洗、算法优化与可视化,熟练运用数值计算库和机器学习工具包;论文手负责成果表达,由写作能力强者完成文献综述、逻辑梳理和英文摘要撰写,掌握 LaTeX 排版技能,将技术细节转化为符合 SCI 规范的学术语言。

程滢洁博士以今年数模竞赛A、B、C题为例,分析竞赛出题特点:A题偏工程/物理应用,需用微分方程等进行硬核建模,数学推导要求高,结果有参考标准,自由发挥空间小;B题以社会热点为背景,跨学科性强,无固定答案,鼓励多角度探索,论文写作要求高;C题偏向经管与数据分析,题目易理解,开放性强,无严格最优解,更看重数据处理与模型应用能力,适合多专业学生参与。

此次“知数答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数学建模的认知与参与热情,还通过分享实用的参赛策略和团队协作方法,为同学们备赛提供了明确指引。对数理学院而言,这一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科优势,强化了数学与应用学科的融合,提升了学院在人才培养与科研服务社会方面的影响力,为学院师生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激发了更多学生投身数学建模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通讯员 吴紫琼 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