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11月4日至6日,校长胡国珍率队走访广州、东莞、深圳三地,通过调研高校、对接科研院所、链接校友、联动企业,为学校“解放思想、谋篇布局”提供思路,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暨校友回归大会凝聚力量。学校党政办公室(校友办公室)、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研处、医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等部门相关同志参与走访。

11月4日下午,走访团队首站抵达暨南大学,与校友会广东分会、佛山分会及广东医学分会的校友代表座谈。胡国珍介绍母校发展成效的同时,诚邀校友为学校建设建言献策。与会校友代表围绕校企合作、科研转化、实习就业等方面积极交流,其中医学分会校友代表主动提出,将为母校提供二十家三甲医院实习基地资源。

座谈后,团队在暨南大学细胞生物学系主任陈小佳、校友熊盛教授陪同下,参观了生物医药研究院及相关实验室,近距离感受前沿科研与产业需求的融合路径,也为学校医学类硕士专业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11月5日上午,团队到访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杰青张博研究员全程陪同接待并详细介绍实验室建设发展、科研布局及成果转化整体情况。团队重点考察锂离子电池材料、非晶材料等优势科研团队的技术研发进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实地观摩实验室核心功能布局,认真聆听科研成果从基础研究、中试孵化到产业落地的全流程转化模式讲解,深入探究其“从实验室到产业线”的高效衔接机制与实践经验。期间,团队还走进实验室电镜中心及松山湖材料博物馆,近距离了解高端科研设备应用场景,直观感受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沿应用成果,为学校推进有组织科研、破解成果转化瓶颈、完善产学研协同机制提供了宝贵借鉴。


下午,团队到访东莞理工学院,与该校党委副书记李忠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深度交流。李忠红详细介绍了东莞理工学院的办学概况,重点分享了校地协同、校企融合的实践经验,以及产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和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成果。双方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学科建设优化、产教融合深化、治理现代化提升四大核心议题展开热烈研讨,就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等达成初步共识。



11月6日上午,团队先后走进深圳市威利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力莱集团两家校友企业。在企业负责人的陪同下,团队实地考察生产车间与研发中心,详细了解智能制造、锂电产业的前沿技术应用与市场需求导向,近距离感受校友企业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成就。在与深圳校友分会代表的座谈会上,校友们深情回忆在校时光,感恩母校的培养与支持,并结合自身行业经验,围绕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提出宝贵建议。胡国珍认真倾听校友心声,对校友企业取得的发展成果表示祝贺,对校友们心系母校、积极建言的情怀给予肯定。他勉励深圳校友分会进一步凝聚区域校友力量,打造更具凝聚力与影响力的校友平台。同时明确提出,学校将以校友为桥梁,推动专业布局精准对接产业赛道,让人才培养锚定市场需求,深化产教协同与校企合作,实现母校与校友企业的双向赋能、共生共荣。
此次大湾区之行,既是对标取经的学习之旅,更是解放思想的拓新之行。胡国珍表示,要以此次走访为契机,把大湾区的先进经验转化为办学实践,通过激活校友资源、深化校地校企协同,以更开放的格局、更务实的举措,推动学校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实现新跨越。(发展规划处、校友工作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