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11月11日晚,我校校史馆讲解员培训会于豁度楼108会议室顺利举行。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定兴以《黄石的故事》为题作专题辅导报告。五十余位讲解员参加培训会。培训会由讲解员王璇主持。

培训伊始,王定兴为同学们讲解黄石的厚重底蕴。这座位于湖北东南部的城市,因“石色皆黄”得名,既是鄂东南水陆交通枢纽,更是承载三千余年矿冶史的“江南聚宝盆”。黄石以78种探明矿产资源为基,孕育了铜绿山古铜矿、汉冶萍煤铁厂矿等诸多工业遗存,张之洞、盛宣怀等历史人物在此留下实业救国的足迹,岳飞铸剑的传说更添文化传奇色彩。同时,仙岛湖、东方山等自然景观与西塞神舟会、阳新布贴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交相辉映,让讲解员们深刻领会了城市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魅力。

正值我校高质量发展五十年,王定兴详细梳理了本校与黄石共生共荣的发展历程,建校以来,学校始终扎根黄石工业沃土,见证并参与了城市的工业转型,先后整合大冶师范学校、湖北省卫生学校等多家单位资源,形成了“明德、格物、经世、致用”的校训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的理工精神。他强调,要结合“艰苦创业、产教融合”的办学传统,将黄石工业史与学校发展史“双线并讲”,凸显“因矿而生、因工而强”的育人特色。

本次培训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黄石矿冶文化与校史发展深度融合,让讲解员们不仅明晰了“地下都是矿、身边都是厂”的城市特色,有利于提升校史馆讲解员的专业素养,搭建了校地文化传承的沟通桥梁。未来,校史馆将持续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助力讲解员们成为校史文化的守护者、城市故事的传播者,让更多人通过校史馆这一窗口,读懂学校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发展篇章,让校史中的红色基因、工业基因与人文基因得以代代相传。
(记者郑智诚盛静雯见习记者许金凤吴铮陈紫萱管紫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