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近日,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正式公布2024—2025学年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等级评定结果,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获评最高A级等次,进入全国前15%高校行列。

近年来,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求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按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育人理念,从党建引领、队伍进驻、学生参与、文化建设、数字赋能、条件保障等六个维度积极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具有湖理特色的1+3+N“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1个网上综合办事大厅,求实、求知、求是3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芯光、商翼、毓贤、艺路同行等5个教学院社区驿站,美工坊、星光导航 2个辅导员工作室成为理工学子学习生活的“温馨家园”。

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获得广泛关注,在全国高校思政网育人号发布育人文章118篇;先后被湖北日报、学习强国、湖北省高校思政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20余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成果显著,《家校医深度融合,构建“1+3+3”心理育人新机制》获批教育部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青春健康护航行动》获批中国计生协2025—2026年青春健康“青铸未来”高校项目;两名辅导员获湖北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聚焦“四个力”,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成效》获评黄石市党员队伍建设优秀案例;《“学工直通车”:架起师生之间的连心桥》入选2025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典型案例集。
党建引领,着力构筑学生党建前沿阵地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作为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重要抓手,聚焦党建引领、管理协同、队伍进驻、服务下沉、文化浸润、自我管理,构建“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跨楼栋”深度融合的党建进社区工作格局。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党支部,开展预备党员接收观摩会、“我和书记面对面”“红色电影展播”“党员志愿服务”、考研慰问等系列党建+活动。校领导、党员干部常态化走进学生社区,倾听学生心声,助力学生成长。“一站式”学生社区建成以来,省、市级领导20余人先后莅临社区指导工作,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期间受到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
五育融合,建设“三全育人”实践园地

学校充分利用学生社区物理空间,共开放21间功能室,设置4个线下服务窗口,积极推动党团组织、管理部门、服务单位等进驻学生社区开展工作。结合各学院和职能部门实际,积极开展“一院一品”及职能部门特色主题文化活动,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八一青年团、马克思主义青年团充分发挥学生自治功能,学生社区年均开展文化活动200余场,服务学生10000余人次,打造“我和传统文化有个约会”“杏林学堂”“桃李”美育工作坊等8个社区品牌活动。“绿苑社区影院”获得省高校“与绿同行”公益环保创意大赛三等奖。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服务创新基地
学校结合学生日常管理需求,打造线上学生事务网上办事平台,整合28 个服务模块,使线上“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成为日常事务办理的“总枢纽”。开设“学工部长信箱”“学工直通车”“心理热线”等沟通渠道,全天候收集、处理学生诉求、意见和建议,努力把学生“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答卷”。截至目前,“学工直通车”共收到学生提问、投诉1210条,共解决实际问题1152件,学生满意度达98%。引入AI辅导员“湖小理”,24小时解答大学生疑问,日均访问量达到300人次。设置AI面试亭,提供简历优化、模拟面试等精准服务,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场景延伸,助力学生“一站式”成才;安置自助打印一体机,全天候全方位方便学生事务办理,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站”。

守牢底线,争创平安校园样板高地
学校紧扣平安校园建设主线,一手抓学生安全意识教育,一手抓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在社区开展国家安全、宿舍安全系统教育活动。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学生社区平安联防队”,构建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的安全保障体系。计算机、经管、环境、艺术、机电全体学工人入驻社区办公;22名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及时解决学生困难,全方位陪伴学生成长。建设14栋学生宿舍的楼宇文化,推进宿舍文明创建。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管理,主动开展社区文化创建活动,有效发挥朋辈力量,形成“师生同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组织师生积极参加教育部《国家安全大学生读本》“精彩一课”展示交流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学校此次获评A级等次,标志着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下一步,学校将以巩固建设成果为新的起点,持续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内涵建设,落实《湖北理工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责任清单》。全面优化学生社区资源配置,创新社区工作模式,凝练育人品牌,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学工部 供稿)